top of page

資深香港漫畫家 歐陽應霽最新藝術創作展覽「Sik Zyu Soeng 食住上 —— 應霽搵食漫畫展」

交織手繪漫畫、語言文字、飲食生活的跨媒界澎湃創作玩味香港生猛粵語文化,呈現粵地飲食與生活的多彩魅力


日期:2023年3月14日至4月11日

時間:11:00 am 至 6:00 pm (每逢星期一閉館)

地點:PMQ元創方味道圖書館(B座5樓H504)

費用:免費


香港粵語出名生猛大膽,句句傳神。而你是否留意到,香港人的日常俚語俗語中,有很多都與「食」脫不開關係!「食住上」、「食檸檬」「食得禾米多」「同枱食飯各自修行」… 許多俚語表達刻畫著飲食相關的熱鬧生活場景,演化出玩味的新含義,從中不難細味香港人文面貌中,生氣蓬勃的一面。


正是醉心於語言、飲食、人文生活交織的文化張力,資深香港漫畫家、作家、飲食文化研究人歐陽應霽,用單幅手繪的漫畫形式,並創意地標註俚語的香港粵語拼音和聲調。「Sik Jue Soeng 食住上 —— 應霽搵食漫畫展」,將展出歐陽應霽為此創作的三十六幅作品。


此外,此次展覽特邀建築師高浚明(Anthony Ko)作展覽設計;並與音樂家丁龑霆(Erikson Ting)合作,創作一件與「食物俚語」相關的聲音作品,為展覽體驗帶來一抹獨特的人文色彩。


展覽期間更將開展一系列有關俚語、飲食文化、城市美學等相關講座和導賞活動。


Sik Zyu Soeng 食住上 —— 應霽搵食漫畫展」展覽由香港藝術發展局計劃資助, 協辦單位為香港PMQ元創方味道圖書館。


手繪漫畫 X 語言文字X飲食文化的跨媒界澎湃創作

粵語歷經上千年嶺南各族語言的融合變遷, 既保留古漢語的字音和用法,又結合西方文明的語意。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至今的俚語俗語,很多聽來粗俗,卻其實是有來頭有出處的雅言。


香港飲食也和香港粵語一般,傳承嶺南各地的粵菜精華之於,亦兼容並包,接受外來文化的洗禮,時時創新變化,自成特有的跨地域飲食文化體系。


資深的香港漫畫家、作家、飲食文化研究人歐陽應霽,多年來對香港粵語裡有關日常飲食生活情境的俚語俗語十分感興趣,2023年,啟動個人飲食語言文化檔案計劃「Sik Zi Gei 食自己」;首階段發表三十六幅作品於「Sik Zyu Soeng 食住上 —— 應霽搵食漫畫展」展出。


此次整理出幾百句俚語,及其背後的典故和詞意演化,並用單幅手繪的漫畫形式,將語言躍然紙上;而俗語的香港粵語拼音也創意地標註,營造充滿動感與聲韻的畫面。


此外,此次展覽特邀建築師高浚明(Anthony Ko)作展覽設計,在PMQ味道圖書館的三個館藏空間單位內,以木梯改裝為畫作的框架,與展覽題目「食住上」作呼應,將不同主題的作品展示於各個空間。

策展人的話(節錄)


此次展覽,歐陽應霽也特別邀請獨立策展人萬豐(Chris Wan)一齊合作。


「香港是一座充滿市井氣的城市,濃濃鄉土民風的中國味道,混合後殖民和現代性的西方滋味,調配出多元層次的地域文化風味。歐陽應霽以灑脫的畫風,借漫畫勾勒出語言文字的動感與爽快,大膽撞色風格,猶如古早味的廣告畫,從中不難細品出幾分尖銳的諷刺和委婉的自省。」策展人萬豐提到。


展覽部分畫作(初稿)及俚語解釋

食住上

有風駛盡艃, 食住個勢一路向上推進, 食得幾多得幾多。」

食檸檬

「暗戀都戀咗咁耐, 終於厚住面皮向心儀對象真情表白, 點知俾佢一口拒絕, 十足十夾生食檸檬, 酸到連阿媽都唔認得。」

同枱食飯,各自修行

「一家人又好, 一班死黨又好, 坐埋一齊食飯, 雖然食埋同一樣嘢, 甚至用嘅碗筷都一樣, 但其實各有各想法各有各出路—— 所以做人嘅嘢都係唔好太勉強人。」


說出香港故事 」 歐陽應霽首次與音樂家攜手創作聲音裝置

在策劃展覽時,歐陽應霽邀請了數位居住在香港的非本地人「學習」這些俚語,並與音樂家丁龑霆(Erikson Ting)合作,將這些帶有不同背景、不同口音的聲音重新編曲。

除了可聽出這群共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不同口音之外,在最後一部分,音樂家受粵曲「梆黃」(指沒有固定旋律的唱腔)啟發、將人聲重新「編曲」,並配上中西合璧的音樂,將香港俚語解構,以實驗性的獨特方式呈現。


舌尖上的語言、香港、文化與美學:公眾活動

展覽期間,將開展一系列講座與工作坊,帶你領略香港粵語的語言藝術,以及香港飲食文化中的藝術、城市、美學與風土人情。

詳情請留意味道圖書館社交平台。


藝術家簡介


歐陽應霽,香港作家、漫畫家、飲食文化策展人。

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太古設計學院,以「香港家居概念」為研究論文,獲哲學碩士。

長期從事設計及傳媒工 作,為報章雜誌撰寫家居生活及旅遊飲食文章,為電台電視台主持飲食及生活文化節目,出版生活方式系列作品二十餘種,如《香港味道》、《半飽》、《天生是飯人》、《兩個人住》、《回家真好》等等,漫畫作品如《我的天》、《三七廿一》、《愛到死》、《吃到底》。

創辦香港元創方《味道圖書館》,西安《霽在》文化綜合體,深圳《半飽半醉》小酒館,設計統籌跨界飲食文化活動,為各地藝術館及畫廊策劃及主持藝術主題宴會。

近年回歸個人藝術創作,飲食生活及語言文化始終是主題焦點關鍵。


創意團隊簡介


高浚明 Anthony Ko

高浚明是一位英國註冊建築師,空間設計師和藝術家,主要以空間排序,裝置和社區項目等媒介工作。他獲得倫敦大學學院巴特利特建築學院建築學碩士學位(2017)和香港大學建築學學士學位(2014)。

他主要以理論形式進行創作,制作建築宣言來描繪建築的渲染力。他的作品主要表達地方依附,心理環境和文化保育等議題。

他創立了浚明空間研作室,通過跨界別的工作模式和批判性的視野將意義和價值體現在建築裡。

他賦予空間意義的設計手法能從其參與過的公共或藝術項目中體現,當中包括飄浮氣泡(西貢海藝術節),在十七天後(deTour)、自然序列(路過北角)、Nostalgists(樂坐其中)、修復站(世界之約)。


丁龑霆 Erikson Ting

丁龑霆,直笛演奏家、跨媒體作曲家、音樂教育工作者、業餘廚師及主持。

香港大學畢業並主修音樂。自學直笛多年,後隨Eva Legêne教授學習。他也通鋼琴、古鍵琴,主室樂及伴奏。

其所屬的「時」四重奏 (Zeit Quartet) 在台灣和日本取得不少獎項;包括四重奏冠軍、銀獎等。

不時為多媒體項目作曲,如陸浩明的《產物,殘物》、其個人獨奏會《生け花とバロック》中的花道表演等。

家中上兩代皆為餐飲業人。音樂以外,現為PMQ味道圖書館的客席廚師及音樂家;主持《音樂家的餐桌》一節目。




317 次查看
bottom of page